“一带一路”梦想,开始照进现实
时间:2024-05-15
点击:38次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习近平在今年首访中东三国期间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说,而经过此访,据观察者网统计,已有至少30个沿线国家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也是“一带一路”国策给地方物流经济注入一针强行剂。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年份,中国与世界共同绘制的合作共赢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1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阿盟总部。这3国处于“一带一路”西端交汇地带,历史、地理渊源决定了3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此访一个“重头戏”。访问期间,习近平同3国领导人商定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实现协同发展和联动增长。3国分别表示,全力支持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愿成为“一带一路”通往非洲和欧洲的支点。访问期间,在习近平和三国元首的见证下,三国分别同中方签署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与沙特还签署了加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据人民网此前报道,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有至少27个沿线国家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加上习近平此行推动的3个,已达到30国。
2015年是“一带一路”构想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之年。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与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初步形成覆盖亚、非、拉、欧四大洲的国际产能合作布局。
2015年,习近平共出访了14个国家,包括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英国、越南、新加坡、津巴布韦和南非等。无论到哪里,“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始终是重要议题。在这些访问中,习近平不仅与各国签署了一系列多领域双边合作项目,也成功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对接。
2015年4月,位于中巴经济走廊的卡洛特水电站被确立为丝路基金首个对外投资项目。今年1月10日,在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50多公里处的吉拉姆河畔,三峡集团承建的卡洛特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
5月,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欧亚经济联盟合作对接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