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公司被大学生告上法庭,最后一公里如何解决?
时间:2024-04-11
点击:120次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某快递公司被湘潭大学几名法学研究生以不送件上门为由告上法庭,同时被要求向其赔礼道歉并赔偿两元的交通费。
这几名大学生认为,根据《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规定,企业应当将快件(邮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和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快递公司应当将快递送到快递单上的指定地点才算完成合同,否则就是违约。
消息一经传出,立马引发舆论关注。校园快递的最后一公里派送连同当下快递的种种弊病,再一次成为大学校园里吐槽和热议的对象。
近期,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100所高校的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5.84%的学生需在校园外领取快递。在校园内取快递的同学中,在快递分 发点领取的占81.2%,可以收到送上门的快递的占6.74%。鲜有快递直接送到快递单上的收货地点,已经成为校园常态。
如何解决校园快递流通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群体的共同期盼。
“校园安全”让快递公司进退两难
在南开大学校园里,“菜鸟驿站”的负责人表示,自己买下了中通、申通、圆通、韵达4家公司在南开大学的派送权。在学校规范管理前,他们会在食堂门口的空地搭建临时帐篷,堆放快递。
每天中午是学生取快递的高峰期,学生分为2到4队同时进行取件,每队多时可达20人。学生凭号取件,最长需排队15分钟。为了维护校园交通秩序,学校安全,学校保卫处数次要求将占地面积缩小到20平方米以内或分散摊点派送,在与“菜鸟驿站”商量无果后,后者决定租赁两间平房作为派送点。
从事快递物流行业3年的余泫江是一名京东派件员,在网络主页上,很多顾客对他的评价是,有耐心,脾气好。有些顾客还会选择使用模拟币送他礼物。
但他却在最近的校园派送中接连遭到投诉,对于出现这样的情况,余泫江也有苦衷。他表示,平时配送其他地址的快件,他都会把快件送到客户留下的地址,但校园快递行不通。有的学校保安不让进,只能把车停在门外等着学生自己过来取件。
在笔者走访的多所高校中,有多位保安表示,“安全隐患”是将快递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学校,现在很多小区、机关单位,不是也不让快递车辆进门吗?有些快递就是不规范,你从他的着装、车辆就能看出来。学校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高成本”阻拦快递进校园
南开大学“菜鸟驿站”的负责人王鹏表示,目前他们承担了南开六成运货量,运货量每天维持在1700件左右。如果做到小规模、多设点分发快递,需要至少增加3辆快递车和3个配送员,“成本太高,基本上等于赔钱”。
“快递进学校也要收停车费,如果我们开车进校园就得自己承担停车费,1个月得好几百,公司不会给快递员报销这笔费用的。”京东快递员余泫江描述的理由也是很多快递员派送快件时遇到的难题。
“智能快件箱”能否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为了打通“最后一公里”,快递公司和学校等多方都在努力着。如: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校方设立了快递公共服务配送中心,同时在政府补贴下,安装了智能快件箱。
随着智能快件箱的普及,或许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尴尬会被慢慢化解。但智能快件箱到底能否成为解决尴尬的神器,抑或滋生出新的校园难题,恐怕还得由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