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仓库使用规划的两个要点

时间:2024-04-03 点击:133次
仓库使用规划就是为了方便作业、提高库场利用率和作业效率、提高货物保管质量,依据专业化、规范化、效率化的原则对仓库的使用进行分工和分区,而确定的货位安排、作业路线布局。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关于仓库使用规划的两个要点。
1、仓库使用规划的原则
(1)仓库专业化
仓库生产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仓库管理同样需要分工和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有针对性的设施、场地建设,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会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改善作业条件;促使管理和作业人员熟练地掌握专业和特定的技术和知识、特性,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建立准确的额定、指标管理体系,便于考察、评判优劣、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便于明确责任;有利于降低仓库成本,减少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2)效率化
除了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提高仓库管理的质量外,仓库规划的主要目的实现高效率的仓库管理和使仓库作业能高效率地进行。实现货物周转速度的提高,减少压舱压库的现象,特别是中转型仓库,高效率的周转是仓库的生命。
(3)充分利用仓库
仓库使用规划是在现有仓库的基础上进行的规划,要根据现有仓库的场地特性、设备条件,针对仓库的货物种类,合理地进行规划,使仓库的每一个空间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作业便捷的货位用于周转量大的货物仓储,而不便操作的货位用于保管长期存储的物资。作业路线合理规划,不仅要实现作业的快捷,还要使作业线路最少地占用仓库面积,提高利用空间。分散或者集中作业都能满足仓储作业的需要,但不同的仓储物、不同的作业方式,对空间使用会有极大的差别,应根据仓储作业的需要规划作业区。向高处发展是提高仓库使用空间的有效手段,在仓库使用规划应尽可能地利用高度。
(4)从企业管理的原则进行规划
企业在生产单位和机构设定上要遵循以任务为目标、专业分工、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原则。将此原则运用到仓库管理之中,则会出现专业分区、管理幅度划分仓库区间的仓库分段、分片的仓库管理和之中,则会出现作业规划和机构的设定。对不同的生产过程进行作业分工和业务分类,有不同的生产单位承担是库场规划的一种重要方法。
2、仓库使用规划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
(1)仓库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2)仓库的经营方式和仓储对象
(3)仓库的机械化程度和未来的发展
(4)仓库的管理的方法和能力,员工的素质
(5)仓库所面临的外部物流条件
(6)安全仓储和消防管理的需要
总之,仓库使用规划体现了实际的仓库设施特征和储存产品运动。但在规划过程中,还需考虑三个因素,即设施、储藏利用空间以及作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