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运输车队

时间:2024-01-08 点击:73次
沥青混凝土搅拌生产施工工艺控制
摘要: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难点阐述了原材料选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生产、运输、摊铺、碾压和接缝等质量控制因素,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质量有很大帮助。沥青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混凝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好的工程材料,因为它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耐火性、整体性、模块化和易于就地取材。
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热沥青混合料由集料、粉末和沥青组成。原材料的管理主要涉及储存、运输、装卸、检验等环节。如何保证原材料质量和安全生产是沥青施工的关键。
1.沥青材料的储存、运输和管理。沥青仓库中沥青的储存条件应保证沥青的性能和质量在储存期间保持不变。影响沥青储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在运输状态下通常控制在130℃左右。如果施工准备的沥青在拌和站,储存时间不得超过15d。不同来源的不同标签的沥青应分开存放,不得混合。液体沥青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水(雨水、蒸汽管道中的蒸汽等。)应防止进入管道。
2.沥青材料的质量管理。沥青材料进入搅拌站时,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原件和出厂检验单。实验室应对到场的每批沥青进行取样,以检查其是否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实验室抽样检验合格后,由物资部签发验收单,记录沥青来源、标号、数量、到货日期、发票号、存放地点、检验质量和沥青使用地点。经检验,每批沥青不少于4公斤留样备查。
3.沥青材料的取样。沥青材料的取样应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沥青罐应配备专用取样阀,而不是从沥青罐顶部取样。取样前,应释放1.5l沥青,以冲洗阀门和管道中的污染物。取样容器应清洁干燥,并贴上标签。
骨料、矿粉和沥青给料系统的操作技巧
1、骨料的储存、运输和管理。骨料应堆放在坚硬、清洁的场地,堆放场地应有良好的防水和排水设施。细骨料应用篷布覆盖,不同规格的骨料应用隔墙隔开。用推土机堆料时,要注意每层厚度不超过1.2m用推土机堆料时,尽量少扰动骨料,不要在同一平面上把桩推成槽型。每批进场材料应根据国家规范对骨料的规格、级配、含泥量、针状含量等特性进行取样分析。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堆放,并出具验收单。骨料质量检验指标应满足规范和业主文件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料堆的级配特性,以监控是否有变化。
2.装载机驾驶员应面向物料堆的一侧,在该侧粗料不会翻滚。装车时,插入料堆的铲斗要用吊臂堆起,然后退后。不要用旋转铲斗的方法挖掘,这样可以减少物料的离析。对于已经发生明显粗料离析的部位,应在装车前重新拌和;装载机司机应始终保持每个冷仓的满仓,防止装车时混仓。始终检查冷材料的流量,以避免间歇进料和波动。
3.标定生产率时,送料带的速度应保持在中速,调速范围不应超过z大速度的20 ~ 80%。矿粉要防止吸潮结块,所以破拱用的压缩空气要经过分水后才能使用,矿粉输送装置中的粉料要在工程完工后清空。拌和设备运行前,应启动导热油炉将沥青罐中的沥青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并对沥青供应系统的各部分进行预热。沥青泵启动时,应关闭进油阀,使其开始空转,然后慢慢打开进油阀,逐渐加载。工作结束时,沥青泵应反转几分钟,将管道中的沥青泵回沥青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