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如何保障?冷链物流发展之路道阻且长

时间:2025-04-27 点击:5次
近年来,随着网购的普及,电商平台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生鲜农产品流通至全国。对于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的物流企业来说,市场需求大的同时也意味着机会的来临。但是生鲜产品的贮存、配送的难度系数很高。如何保障生鲜农产品的“安全”?更是冷链物流市场的短板。
立夏过后,苏州地产枇杷上市的日子就不远了。但今年东西山的果农却遇到了新难题:网上预售的订单虽多,却不敢接太多。因为,枇杷这种生鲜农产品,贮存、配送的难度系数高,网络预售量越大,风险也越大。一旦物流跟不上,极易给产品、品牌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损害长期利益。
其实,枇杷遇到的新难题是个共性课题,是国内所有生鲜农产品走向大流通、大市场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近年来,随着阳澄湖大闸蟹从网上爬向全国各地,消费纠纷也逐渐多了起来。其根子应当也是在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上。
生鲜农产品主要种类有水果(林果)、蔬菜、畜禽及其产品等,大多为易腐易变质产品,因此不能长期保存,对储存条件、配送水平要求很高。从国内物流业的现状来看,虽然近年来随着网购的普及,电商平台快速崛起,可是在总体上物流企业却呈现出小、散、弱特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更是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有三:
一是缺乏独立封闭的冷链体系。一条完整的冷链包括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冻运输与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只有四个环节齐备,才能保证其质量、减少其损耗。而目前,国内能独立开展仓储、运输、配送等一条龙冷链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很少,各地虽有一定数量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队,但服务功能单一,规模不大,服务范围小,跨区域服务网络没有形成,无法提供市场需求的全程综合物流服务。
二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包装、保鲜技术落后。长期以来,新鲜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是国内主要的出口产品,但包装粗糙、保鲜技术落后,每年有上万吨的果蔬腐烂,经济损失严重。
三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硬件设施陈旧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低。目前国内农产品冷藏运输主要采用公路和铁路两种形式,而且冷藏运输和冷藏保温汽车非常少,铁路冷藏运输中大部分是陈旧的机械性速冻车皮,规范的保鲜冷藏车箱缺乏。装车多是在露天而非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大部分农产品都是用普通货车运输,最多上面盖一块塑料布或者帆布。此外,原有的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农产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造成农产品的大量损耗。很多冷库功能比较单一,导致冷库的利用率并没有随着库容增加而增加。而当生产淡季或者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状态。
既然如此,补上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这个短板,对于国内物流业发展来说,何尝不是新机遇?特别是对于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的物流企业而言,市场需求那么大,就更应当是个机会了,就看谁能做得到、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