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罚3万,山东“源头治超”,谁装载谁负责!

时间:2023-07-29 点击:154次
自2023年1月1日起,《山东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正式开始实施,其中条例明确规定,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货物装载、配载源头单位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围,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对货物装载、配载源头的监管责任,违规者将按照相关条款进行惩罚处分。
那么,条例中有哪些规定与我们息息相关?这次的源头治超能行之有效吗?
▎源头治超 建立货物信息查验机制!
利益驱动、恶性竞争、低价竞争货源是导致超限超载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货运背景下,运输企业、车主陷入无序的竞争,导致近年来超载超限现象频发,尤其是工程基建运输领域。
在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山东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中,进一步强调了“源头治超”的重要性,条例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货物装载、配载源头单位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围,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对货物装载、配载源头的监管责任。
首先,针对于货物装载、配载源头单位明确要求在装载阶段,除了要按照现行法规进行标准装载之外,同时需要对车辆如实计重、检测、出具装载、配载等证明,且货运装载的名称、种类、重量、尺寸等信息需如实登记,并保存至少六个月。
并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