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提倡物流集装单元化与标准化?-物流专访

时间:2024-06-02 点击:57次
物流行业已经开始由粗放型开始由精细化发展,如今,集装单元化与标准化被提倡,这是为什么呢?物流器具在实现“物流单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针对这些相关的种种问题,我们做了专访:
1、发展“物流包装单元化标准化”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目前,中国企业对于“物流单元化”的认识处于何种程度?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是否存在一定差距?
所谓物流集装单元化标准化是指是以集装单元化作业方式,从供货方到需求方组织物品的装卸、搬运、存储、运输等一系列物流活动。发货地对供应链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整合,使其成为标准化、规格化的货物单元,并且在整个配送过程中各作业环节一直保持这种货物单元化的状态,直到送达到最终收货点。这种物流形态就是单元化物流。为了便于运输和储存,把货物规整成统一规格的作业单元,这种统一的作业单元称之为集装单元,集装单元可以实现物流的自动化、机械化,从而大大提高物流的作业效率。单元化物流占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的比例越高,供应链优化的质量也就越好,在提高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物理成本。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物流行业竞争也在加大,客户对于物流的配送速度及保证物流品质的精细化作业的要求也在提高,物流企业想要生存,就必须在提升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和降低物流运行体系的成本上下功夫。而单元化物流因其加快货物流通速度,减少物流环节,保证物流质量,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降低物流成本等特点,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单元化物流可以使整个物流系统采用统一的标准,可以有效加快货物流通速度和中转速度,减少装卸费用和中转损失。单元化物流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单元化物流依靠集装单元器具,货物单元的规格标准取决于集装单元器具的规格标准,所以集装单元器具标准化是物流标准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物流单元化包括托盘、台车、捆包、集装箱系统、单元化容器等一大系列的类型。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则是集装箱的发明与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集装箱也是物流3.0时代供应链物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重大进步,从而促进推动了托盘标准化、容器包装标准化以及搬运标准化等系列标准的产生。欧洲自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开始大力推广集装单元化,首先是约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欧洲大陆托盘共用系统(epp),这个过程也经历了欧洲20多个国家,长达11年的谈判,最终确定了欧洲1200800的托盘标准。紧随其后,也随之诞生了包装容器的标准,从而确立了600400的基础物流模数。
相比之下,中国物流标准化与单元化的进程相对较晚,集装箱系统铁路、公路以及水路标准还存在着一定差异,从而存在着换箱掏箱工作,而不能真正意义上的联运。2006年才确立中国托盘标准,并在2011年又更新了一版,从而最终确认12001000与11001100两大托盘标准单元化体系。但两大体系之间缺乏共通性,从而在物流效率上存在浪费以及在包装容器单元化上混乱,造成企业在物流规划时有诸多限制。国内物流单元化的发展速度快,但乱象也较多,这一点较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2、物流器具在实现“物流单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
物流器具单化是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基础,物流器具好比我们身体中的盲肠,不出问题时,大家相安无事。一旦有问题的时候,会让企业痛苦无比。又好比我们盖房子时的墙基,平时你并感觉不到它很重要,但一遇到企业高速发展,或者经济低潮时,它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3、目前,我国物流器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国内用户对于物流器具的需求是怎样的?
我国物流器具行业从90年代晚期开始,至今发展约二十多年,大大小小诞生近百家企业,但存在着粗放经营,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等特点。上百家企业的年总产值之和,都比肩不上欧洲或者美国、日本一家大的物流器具生产厂商的一年的销售额。且企业在研发上面投入小,很多工厂规模只有几千万左右的年销售额。国内用户正朝着能够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合作,从而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更加高效的提升自身经营效率。
4、您认为,目前物流器具的技术发展热点有哪些?在这些方面,贵公司是否有所突破?能够为用户提供哪些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
国内物流器具这几年有反向标准化单元化发展的需求,即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推动,变为由最终用户自下而上的推动物流单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一次性纸包装的浪费与成本上的压力,慢慢转向租赁包装。另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rfid与物流器具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们自2012年就开始在智慧物流器具研究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目前研究基于国标托盘的12001000的以600400为基本模数的fpc折叠小箱系统,以及兼容两大托盘标准的通用洲际规格的1145980,与14701145系列的i-pak系列标准大箱,可以满足供应链上各环节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