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玩坏的O2O”
时间:2024-05-31
点击:55次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o2o领域经历了从生到死过山车般的过程。北商研究院最新发布的o2o调查报告显示,在鼎盛之时,o2o已借势涌入了几乎所有细分领域,而这些领域也经历了快生快死,甚至集体宣告阵亡。在缺乏有效盈利模式的前提下,大量行业被集体唱衰,宣判到了“癌症晚期”。那些“被玩坏的o2o”成为值得深思的过去。
家教o2o折戟
o2o曾被视做“万金油”而适合所有领域,转型o2o也被大量企业作为战略升级的重要一步。不过,设想出来的美好o2o模式却一再碰壁。目前,又一个o2o领域——家教o2o再受打击。
家教o2o平台请他教创始人陈远河日前在企业彻底不做o2o后发出感慨,“家教o2o这个事儿非常难做成”。据悉,请他教已经于今年4-5月将所有家教o2o业务裁掉。
细数如今的线上家教领域,家教o2o早已盛景不再。去年6月,在举办重大促销活动前夕,跟谁学被曝刷单;今年初,跟谁学又陷大批裁员风波,目前甚至被质疑“资金紧张”。而轻轻家教背后虽有好未来撑腰,但在今年5月,其创始人团队分家,联合创始人胡国志离开团队,独自创办了主营社区化上门家教的私塾家。
各类家教o2o平台均纷纷挣扎转型已是行业共同点。某不愿具名的家教o2o从业者向记者表示,目前家教o2o发展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为生存,平台必须寻找突破点,寻找突破点迫切需要资本支持,然而资本看不到平台发展的突破点又不愿出手”。
高烧已退
望京soho因聚集大量创业公司被誉为“宇宙o2o中心”,大量地推团队曾在望京soho发展出极具特色的“扫码一条街”,百米长龙的地推摊位折射出o2o行业当时的火热盛况。然而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极具代表意义的扫码一条街如今仅余几席摊位,o2o高烧已退。
缺乏资金支持成为o2o项目倒闭的重要原因。当o2o泡沫越吹越大,资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炒得过火的市场。资本寒冬让o2o领域迅速跌入谷底。青葵投资合伙人蔡景钟表示,理性、谨慎是目前资本对o2o项目最直接的态度,“看了不投已是o2o项目面临的真实情况”。据记者统计数据显示,伴随着大量项目倒闭,尚存的o2o项目已不足百分之一。
此外,巨头涌入也让o2o领域拥挤不堪,o2o早已不是理想中的创业胜地。细数o2o领域的几条主要赛道,均已进入寡头竞争的时代。出行领域滴滴、uber竞争激烈;外卖领域饿了么、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三足鼎立;美业o2o河狸家与58美业分庭抗礼。至于养车、送药等领域,尽管品牌较多,却很难再形成规模。o2o曾被视为创业的最佳领域,如今已慢慢转向资本和巨头的游戏。
伪需求之坑
潮水退去,方能看清谁在裸泳。如今再来审视o2o会发现,在资本的助推下,o2o挖了一个巨大的伪需求之坑。这也被业内视为不可能走远的根本原因。
通过地推拉用户,再找投资人融资的模式是过去o2o创业项目的经典模式。但在北商研究院看来,这样的模式不仅用烧钱蒙蔽了投资人的双眼,也遮住了创业者洞查消费者真实需求的视线。大量创业项目提供却是补贴、刷单出来的伪需求。
易观智库教育研究中心分析师朱珠表示,因为打车行业的火爆,有些人认为教育领域也可以尝试这类共享经济模式,所以把o2o战火烧到了教育行业。但在经过一阵融资、补贴大战后,行业终于看清了教育和打车是两码事。朱珠认为,教育和打车的性质并不相同,不能简单用互联网思维衡量。“教育看的是学习效果,试错成本高,家长不会因为距离老师近或者学费便宜就会买单。许多平台为了留住用户进行补贴,在当时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最后真正留下来的用户并不多。”在朱珠看来,家教o2o实际是一个伪需求。对于近期频现倒闭风波的o2o领域,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日前公开表示,前两年大量企业和风投涌入o2o领域,但一些项目玩的是概念,没有实质性举措,或者一些企业只在某个点上的创新,缺乏系统支持。在张近东看来,相当一批项目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匹配,不足以支持走远路、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