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支持设立“海外仓”,打通国货出海“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4-05-28
点击:48次
近年来,海外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实现了跨越增长,但物流却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日前,海关总署印发《2017年海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作》,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沿线物流枢纽布局设立其“海外仓”,打通国货出海“最后一公里”。
再推12项重点服务,海关总署支持设立“海外仓”
海关总署日前印发《2017年海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作》,部署12项重点工作。此次12项重点工作涵盖口岸开放、监管、自贸区建设、执法合作等多个领域,内容涉及重点业务改革、创新监管模式、构建合作体系、推动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跨境电商”作为政府工作重点被格外提出来,同时被提及的还有“海外仓”:“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
海外仓,打通国货出海“最后一公里”
王先生是北京一位经营外贸生意的老板,每天都要从北京向全球各地发货,近年来,海外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给王先生的公司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但每次提到“物流”,他就不禁皱起了眉头。
海外物流耗时长、费用也高,同时,国际物流市场透明度很低,容易产生纠纷。据测算,中国平均每家出口电商就有2/3的客服人员消耗在物流咨询、物流纠纷问题的处理上,因物流原因导致的出口卖家交易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万甚至过亿美元。正因如此,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海外仓应运而生。
海外仓建设可以让出口企业将货物批量发送至国外仓库,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本地销售、本地配送,解决跨国寄件的时效、成本、清关、禁运等痛点。
此外,海外仓也是展示品牌、售后、咨询的窗口。以售后为例:原本由于无法处理退货,不回收而直接补寄商品造成的损失已成为跨境电商企业的固定成本。现在海外仓可回收退货、提供简单维修服务,也能保障第一时间补寄商品,在降低损失的同时还能提升服务质量。
此外,“海外仓”同样广泛惠及国内“海淘”消费者人群。顺丰海淘、丰趣海淘等跨境电商企业以其“海外仓”作为统一收货地址收货后,再将货品集运回中国,不仅提高商品流转效率,也降低了物流成本,让国内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海外的产品和服务。
业内:海外仓业务尚处于摸索阶段,面临许多问题
在政策层面上,海外仓作为一种新兴物流模式,中国与他国的双边贸易条文中没有明文规定,因此,海外仓容易受当地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比如在俄罗斯,由于没有保税仓,海外仓货物进入俄罗斯境内要按一般贸易处理,需加关税和增值税,这给海外仓商品带来了较大的税负压力。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海外仓业务也存在跨境支付渠道不通畅的问题。目前中国没有跨境支付专项牌照,而现有跨境第三方支付平台大部分仅支持visa、mastercard等国际信用卡支付,中国的支付工具不能被海外认可,这为海外仓真正落地海外带来了阻碍。
在业内人士看来,海外仓要想长远站稳海外,就必须克服以上困难,并通过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搭建高效精准的物流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海外仓在推动国货品牌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将自身打造成为蜚声海外的物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