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式超市的现状——“难、易兼具”的两重天
时间:2024-05-27
点击:65次
随着仓储式超市的诞生、发展,其在各大城市频频现身,备受瞩目。从仓储式超市的现状来看,有其极具吸引力的特色,也有其发展途中的种种难点。
仓储式超市又名仓储式商场或货仓式商场,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一些仓储式超市的转型,行业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但是,诸如麦德龙等企业还一直坚守在仓储式超市这块“战场”上,继续不断的发展变革。
仓储式超市的容易“俘获”消费者的特点:
特点一:使用“透明发票”
消费者在超市购物后都会得到一张购物小票,以备开发票、对账等用途。在麦德龙商场内,每位消费者购物后会得到一张a4纸大小的发票,而购物 单位抬头、商品名称、价格和购买数量打印得一清二楚。这对于已经习惯“私下运作”的很多采购人员来说是一种挑战,麦德龙也坦然承认因此而丧失掉一部分客 流。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讲,企业的管理者喜欢这种“透明”的方式。
特点二:购物轻松、排队少
大卖场由于每天客流量大,在营业高峰期,收银台排队的现象普遍,一些消费者对此怨声载道,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而在仓储式超市内,这个 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由于店内只允许会员进入,比起沃尔玛、物美大卖场的客流量少了不少。购物的吴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喜欢这里的购物环境,人比较少,收银台也不用排队。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现在的超 市都在向‘静’转型,因为快节奏的工作给人带来的压力很大,而轻松的购物环境可以缓解这些压力。”
仓储式超市发展的难点:
难点一:消费者认同需时日
麦德龙在欧美地区是仓储行业的龙头企业,万客隆在亚洲一些地区的经营也是有声有色,但是这些仓储式超市想获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同还有很长的一 段路要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说:“仓储式超市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培育期,现在发展状况比其刚进入中国时已经大为好转,但大卖场的购物方式仍然是现 今国内市场的主流。由于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的消费者还是更加认同大卖场‘挑选式’的购物过程,再加上国内的仓储式超市都照 搬欧美成功的经营模式,国情的差异也导致了这些企业的‘水土不服’。”
难点二:会员准入制
仓储式超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会员准入制。记者了解到,在麦德龙每天都有因证件不齐全而被拒绝办理会员卡的消费者。一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 “进超市办会员卡已经很麻烦了,还要带齐各种证件,很麻烦”。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到了店门口,得知只有会员才能进入时,感到很不舒服。万客隆这些年一系列的 转型,也说明了会员准入制在国内实施的难度很大。张守川说:“对于普通消费者,我们不是不欢迎,而这部分消费者并不是麦德龙的目标顾客群。”虽然仓储式超 市的客层定位明确,但是专业消费者并不是国内消费市场的主流,散客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如何权衡会员与散客着实是一道难题。
难点三:顾客忠诚度培养
会员的忠诚度是仓储式超市的生命。只有不断加强会员的忠诚度才能稳定自己的目标客户群。除此之外,店内其他的主题活动也都在相继进行中。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加了这部分目标会员的忠 诚度,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些活动只覆盖很少一部分目标客户群,企业针对像餐饮企业、机关单位所开展的增加忠诚度的 活动还是不够。
一位业内人士说:“仓储式超市是从欧美国家兴起的,具有西方特色,它的运营模式在进入中国后也没有大的变化,国情的巨大差异就更加大了会员忠诚度培养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