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国家本币正大幅贬值 债务危机又要重演?!警惕贸易风险!

时间:2024-04-28 点击:113次
受美联储加息影响,拉美主要经济体通胀率不断攀升,同时本币大幅贬值,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巴西地理和统计研究所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巴西12个月内通胀率达到11.89%。智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国6月份通胀率同比增长了12.5%。根据智利央行的调查,市场认为2022年底该国通胀率预计为11%,与3%的设定目标相去甚远。今年上半年阿根廷平均每月的价格上涨5%以上,6个月累计通胀率高达36.2%。墨西哥的通胀率6月份同比上涨7.99%,是2001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伴随高通胀的是拉美多国本币汇率对美元严重贬值。今年上半年,美元在阿根廷平行(非正式)货币市场上的价格上涨了近12%。7月初阿经济内阁换人引发了本币更大的波动,导致美元在非正式市场上攀升了约41%。在智利,美元兑智利比索7月份汇率一度达到1比1000,创历史新高。
在当前局面下,拉美地区是否会重演上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未来经济前景如何?
债务危机会否重演
伴随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加之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发展水平较低、以美元计价的债务占比较高、经济结构单一的新兴经济体的融资成本和偿债压力上升,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相对较高。
对于拉美经济体而言,是否会再次爆发大面积债务危机?
粤开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方堃称,本轮加息周期拉美地区爆发整体性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较低。他进一步分析,美元指数攀升驱动美元回流,美联储持续加息抬高融资成本,导致拉美地区债务面临的外部条件恶化。不过,当前的处境与上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时期相比呈现出三个向好:
一是拉美经济增长整体韧性更强。大宗商品周期利好资源国出口,对拉美地区经济增长起到提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上调了2022年拉美地区实际gdp增速至3%,与全球增速3.2%较为接近。
二是拉美外债规模和占比更低,外储增厚使得偿债能力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20年拉美地区短期外债规模与总储备的比重降至29.4%,远低于1982年260%的峰值。
三是财政纪律有所加强。部分经济体主动出台增加税收、缩减赤字等举措,有助于稳定主权信用。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谢文泽指出,当前,除阿根廷、厄瓜多尔等个别拉美国家外,大部分拉美国家抵御外部风险与冲击的能力较强。
具体来看,智利和哥伦比亚的财政赤字、储蓄赤字规模较小,政府债务负担较轻。2021-2022年,智利的财政赤字占gdp的1.5%左右,储蓄赤字占4.6%,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38.3%,哥伦比亚财政赤字、储蓄赤字占gdp的比重均为4.0%左右,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48.3%。巴西财政赤字较大、政府债务负担较重,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90%左右。尽管巴西雷亚尔的汇率出现波动,但凭借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2022年1月至7月美元对巴西雷亚尔的汇率由5.54:1下降至5.40:1,巴西雷亚尔出现了2.5%左右的升值。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拉美主要经济体的外债负担有所减轻,即外债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外债的美元化程度普遍较高。例如,截至2022年5月末,智利外债总额约为2374.5亿美元,其中90%以上为美元外债或与美元挂钩的外债,外债约占智利gdp的75%。
“对于绝大部分拉美国家尤其是资源型国家而言,降低美元化程度是提高其抵御外部风险冲击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谢文泽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副所长步少华建议,对于资源型新兴经济体而言,要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需依托资源收入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体系,避免“去工业化”,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大宗商品价格震荡 经济前景如何
拉美国家经济表现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呈现较大相关性。从贸易层面来看,拉美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净出口地区,拉美地区的农产品产量约占全球的25%,目前,巴西、阿根廷和哥伦比亚的出口产品中大约有一半属于初级产品。
以哥伦比亚为例,哥伦比亚出口原油,进口精炼燃料,但出口大约是进口的两倍,石油和煤炭的高国际价格带来的额外出口收入有助于改善该国的财政指标。2022年第一季度,哥伦比亚石油相关产品的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增长68%。该国政府赤字占gdp的比重从2021年初的8.6%降至2021年年末的7.1%。
考虑到全球金融状况收紧、大宗商品价格“逆转”上行趋势、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等多方因素,拉美今年经济增速预计如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6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称,拉美地区今年经济预计增长3%,高于4月2.5%的增长预测。其中,巴西预计增长1.7%,高于4月0.8%的预测;墨西哥预计增长2.4%,高于4月2%的预测;智利预计增长1.8%,高于4月1.5%的预测。
世界银行6月7日预计,拉美地区2022年经济将增长2.5%。其中,巴西预计增长1.5%,墨西哥预计增长1.7%。拉加经委会(eclac)今年4月则预计,在俄乌冲突加剧通胀、成本和金融波动的背景下,拉美地区今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8%,其中南美经济体预计增长1.5%。
综合来看,拉美经济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虽然受大宗商品价格提振,拉美地区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国出口收入和财政状况改善,不过肥料和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的生产成本上涨部分抵消了国际粮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加之极端天气事件影响农作物产量,出口带来的收益持续性仍有待观察。此外,消费价格上涨、全球利率上升部分抵消了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在步少华看来,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可能性持续增加,叠加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欧元区衰退、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等多重不利因素,拉美地区今明年的整体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拉美各主要经济体中,秘鲁政局动荡将对其经济增长造成掣肘,墨西哥经济将受到美国需求萎缩冲击,巴西则在各国中表现相对更为稳健。
据我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与拉美国家进出口商品总值达1.83万亿元人民币,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其中,我国向拉美出口947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自拉美进口88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
请与拉美国家有贸易往来的企业,保持与当地企业的联系,警惕违约和收款风险!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中新经纬、21世纪经济报道、和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