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常用计算方法——存货移动加权平均法
时间:2024-04-26
点击:120次
存货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仓储工作中计算库存的常用方法,有利于仓库管理员对日常库存的监管和调整。
存货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定义
存货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案例:
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
先采购10,采购价格11;然后销售10;
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销售时,期初成本金额为1010=100;本期购入成本:1011=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0;
采购后,结存单价为:(1010+1011)/(10+10)=10.5,销售成本为10.5
在这里要注意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如果是先销售,后采购就变成:结存数量为10
销售成本为1010=100
采购后成本为(010+1011)/10=11
注意: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已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只剩下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库存移动加权平均法包含在加权平均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