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业立体仓库设计应打破传统概念
时间:2024-04-10
点击:81次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物流仓储业的发展,在仓储业立体仓库设计之时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产品需求的更新,打破传统概念进行新的、因地制宜的设计。
高架立体仓库,曾经是高仓储利用率的象征,现代工厂物流的基本配置。不过现在,它越来越不适应工厂物流发展(精益物流)的需要。
首先高架立体仓库空间利用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货架之间的通道通常需要2-3m,是货架本身宽度的2-3倍(货架宽1m),如此计算地面空间利用率只有30%左右。
而内部配送的效率很低(把物料从仓库配送到生产线),过程包括叉车卸货、分拣、分拣后再叉回货架(零件仓储通常是整进散出,搬回货位是无效的浪费),配货时间为2小时左右。按照如此频率和效率,生产线边要保持4小时以上的库存。
随着精益生产的推进和客户对响应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生产线边的库存越来越低,很多时候都不会超过2小时,很多已经是1小时甚至更少的库存量。因此高架仓库的配货效率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
或者为了满足更高频率的内部配送,需要配置更多的人员和叉车,而企业为此付出的成本是消化不好的。另外,叉车本身作业效率不高和在工厂引发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也让企业开始承担不了。
地面空间利用:2-3米宽度的物料存放区之间只需要1米左右的通道,地面利用率接近70%,空间上可以相当于高架2-3层的储存量,就按两层计算(高架通常是4层,多的5层)空间利用率也很高。因此规划良好的超市空间利用率不比高架低。如果空间不够,空间利用率还需要提高,怎可以采用双层超市。
超市配套高效率低成本的配送:使用标准包装不需要分拣,直接从货架上搬下来就可以装上拖车(不需要叉车),配送频率可以做到15分钟一次。
超市目视化让仓储管理变的简单高效,库存数据更加准确,管理成本大大下降。
当然高架也还有用武之地,比如用于成品存放(高架最适合成本存放:成品包装更加统一和标准,成品物流一般都“整(托)进整(托)出”。或者批发方式的流通领域,电商仓储不适合用高架(因为电商下架频率高、批量小,对效率和成本的挑战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