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规模达12.35万公里 居世界第一
时间:2024-04-08
点击:60次
9月20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发文对《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进行了解读。交通部根据统计数据指出,截至2015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规模达12.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57.73万公里,是1984年底的4.9倍。
交通运输部指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群众出行需求日益频繁,国内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公路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为破解公路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1984年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作出“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重大决定,收费公路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公路建设单纯依靠财政投资的机制束缚,形成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对我国公路交通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57.73万公里,是1984年底的4.9倍。其中,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规模达到12.35万公里,里程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一级公路9.1万公里,是1984年底的277.3倍;二级公路36.04万公里,是1984年底的19.3倍。
据了解,在我国现有公路网中,超过98%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和42%的二级公路,都是依靠收费公路政策建成的。公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大幅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全国公路旅客周转量为10742.66亿人公里,是1984年的8.0倍;公路货物周转量为57955.72亿吨公里,是1984年的109.9倍。公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迅速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物流绩效水平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7位。
据悉,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规模位虽居世界第一,但收费公路总体收不抵支的情况仍然持续。除去尚无收费公路的西藏和海南,其他29个省收费公路收支均存缺口。总体来看,收费公路债务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