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机器换人”:家电巨头的工业4.0探索之路

时间:2024-04-03 点击:63次
生产线上,从铜管折弯,到部件组装、条形码粘贴、检漏、抽真空,再到成品包装入库,这些原本由人工操作的多道工序,现在通通由机器人和机械手有条不紊来完成。物料投放车自动在流水线上穿梭,全厂5000多个传感器,将生产各个环节的实时信息及时反馈到中央控制室,墙上众多的液晶显示看板,能够及时监控生产、高空物流、地面物流等情况,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就可以进行操控。
近年来,“生产成本高”和“招工难、用工荒”成为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发展难题,而空调制造企业常常遇到招聘来的工人不愿做生产流程中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的问题。为消化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的压力及解决缺工问题,美的集团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自2011年起开始引进机器人提升生产效率,因应弹性生产。
美的集团副总裁、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未来5年,美的计划投入40亿-50亿元,将旗下所有的家用空调生产线,都按照广州和武汉示范工厂一样建成智能化工厂。
智能化工厂落地
2015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20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0.12亿元,同比增长23.0%,成为家电行业的“利润王”。
美的空调智能化生产线技术提供商、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愉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美的智能化生产线,其中一个优点,就是增加了可追诉性,加了影像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等,实时抓数据,有图有数据,每台机器做到哪里,有什么问题,到了客户那里,甚至五年十年以后,出现什么毛病,都可以追诉得到。”
七年减少七成工人
在吴文新看来,未来智能化制造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形势将逼着企业这么做。美的将逐步建成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据化的智能工厂体系。
以一条生产线为例,普通的生产线,生产a产品,转化到生产b产品,换型时间要45分钟,一次组装合格率只有97%,信息化品质控制点6个,工人数量需160人,自动化率内机4%,外机8%。而全智能生产线,换型时间只要3分钟,一次组装合格率达99.9%,信息化品质控制点是108个,工人数量是51人,机器人数量为68个。自动化率内机64%,外机65%。从表面的数据来比较,就可以看到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以前我们传统的交货周期为20天,现在是9天。”
“目前美的空调不仅仅标配了wifi,还带有自诊断功能、自学习功能、自查询功能,智能化程度已经非常高,智能化产品占比高达70%。”吴文新告诉记者。
经历了一整年价格厮杀和市场下滑的空调市场,已露疲态,在吴文新看来,2016年国内家用空调市场会暂时稳住,不会像2015年继续在价格战里“杀红了眼”。“应该这样讲,有了智能化,性价比更进一步,加上品质保证,美的在2016年没有好的表现,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