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什么措施可更大程度的降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时间:2024-03-24 点击:49次
供应链管理方法论产生以来,企业经营管理的范围也从企业内部资源转变为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通过供应链建立广泛的业务联系,使各个相关企业达到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但是,由于种种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并不那么顺利。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大程度的降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呢?
1.针对需求信息偏差逐级放大引起的供应商库存不确定性,可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现代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手段对供应链业务过程进行再设计,精简冗余环节,尽可能使信息流动合理化,以便建立良好的业务环境,为网络经济时代新的管理模式创造条件。
(2)利用电子商务手段管理并优化整个供应链体系,使供应链上客户、零售商、分销商、生产厂、各级原材料供应商、物流运输公司和各个相关业务合作伙伴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工作,在最短的时间技术上可以达到的理想情况下是同时了解客户需求变化信息,并尽早对客户的需求变化进行快速反应,避免需求信息逐层传递造成的信息延迟和信息偏差累计效应造成的库存浪费。
(3)大力建设以供应链中链主为中心的信息共享体制和机制,利用开放式的电子共享平台构建产品供求信息快速反应通道。目前,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都已初步建成了上下游共享的高效信息平台,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针对物流供应时间延迟累计效应导致的交货期不确定,可采取下列措施:
(1)实施业务流程再设计。就是精简供应链,消除冗余环节,尽可能使流程合理化,增加系统稳定性。
(2)适量增大安全库存。在单一品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库存仍是防止不确定性的一种最常用而保险的措施。
(3)考虑供应商地理位置因素。例如丰田汽车公司组装厂为了能够准确控制供应情况、实现准时生产,所选择的主要零件供应商都分布在附近,且保证交通畅通无阻。
(4)尽可能在局部环节解决问题,把影响范围限制在最小。在某阶段出现的问题在该阶段解决,而不影响下游业务,以免形成“蝴蝶效应”。
(5)对生产设备和运输工具进行管理和维护,降低故障率,增强可用性。
(6)对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运输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7)产品生产和传输中应实现优化排程,安排充足的提前期和时间裕度。
(8)分销网络和运输路线的优化。如有条件,采用专用运输工具和路线,如专用车辆、铁路专线、战略公路等。
(9)采用第三方物流,将包装和运输服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
(10)安排充足的提前期和时间裕度。
(11)加强运输过程实时跟踪控制和及时信息反馈。
综前所述,物流和信息流(需求、供应、财务)是构成供应链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数字时代网络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生产和市场信息的存储、分析、传递可以准确、快速地进行。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客户、零售商、分销商、厂商、供应商可以直接进行信息共享,避免信息逐层传递、偏差逐级放大造成的影响,因而具备了确定性。
然而,供应链管理的目的还是要更好地实现物流配送供应,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物流配送和后勤供应体系,则作为电子商务主体和目的的商务也不能实现,e-business必然会成其为empty-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