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省6.1亿!菜鸟网络智慧物流瞄准数据和算法
时间:2024-03-18
点击:144次
在智慧物流提法泛滥的今天,菜鸟网络智慧物流将核心对准数据和算法,并指出,智慧物流并不是招100万快递员或者做多少架无人机就能成的,智慧物流的核心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社会全局优化。
“降本增效”核心是数据和算法
近年来,国家频频彰显出对“互联网+物流”的高度重视。就在7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推进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又能提升传统经济,这能大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
当前中国物流面临的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物流成本过高、效率偏低。201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主要体现在运输、仓储和管理方面。
在菜鸟网络数据科学家丁宏伟看来,物流效率偏低、成本偏高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必须要用智慧物流手段去解决海量包裹的流通问题。”他指出,智慧物流绝不仅仅是做了个无人机之类的产品就能喊的,其核心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全局优化。智慧物流包括三个层级,首先要建立基础的数据标准,进行打通,互连互通;其次要提升数据的效率,通过数据挖掘,赋能整个行业;第三,要推行业统一的服务标准,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在每一个层级,最核心的都是数据和算法。
“按照目前包裹的增长速度,用不了几年,中国每年将有1000亿个包裹,如果只是靠建仓库,招快递员,需要买多少地,雇佣多少人,又要增加多少管理成本?”菜鸟网络工作人员指出,基于数据+算法的优化,才是当前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整体效率最有效的方式。
2015年,菜鸟网络推出了大数据智能分单项目,通过大数据分单来替代人工分单,不但路线可以达到最优化,还大大减少了错误操作。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国内主流企业陆续使用,使得包裹在分拨中心流转的效率大大提升。该事件也标志着,中国快递公司开始使用机器算法和人工智能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大数据智能分单一年省6.1亿
菜鸟网络的本质,就是要将分散的运力信息串联起来,找到全局优化模式,使得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多主体协作的成本大幅降低,不同公司之间能完美进行社会协作。
据悉,菜鸟网络成立以来,通过智慧物流体系推动物流行业提升,先后推出了电子面单、大数据智能分单等数据产品。通过一系列算法优化,菜鸟已经帮助2015年国内快递平均时效缩短了半个工作日,相当于每天为全国人民节省减少1.6亿小时,通过菜鸟网络电子面单平台,为整个行业一年节省12亿元,而智能分单产品一年可为快递公司节省6.1亿元。
根据目前快递企业收件路径,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包裹先集中到分拨中心,再按照收货地址将包裹归类后分拨往下一网点。分拨中心流水线上会有大量的分拣员,他们需要看着包裹上的地址信息,凭记忆确定包裹下一站到达哪个网点。靠人工记忆分拣,分拨中心分拣员变得非常核心,他们通常需要培训半年才能上岗,一个大型分拨中心网点,会有200名以上专门处理分单信息分拣员。这类人才在双11这类大促的时候很难大量招聘,所以每逢大促,快递企业时常因人手不足导致快件积压。
数据显示,使用智能分单后,快递公司的分单准确率达到99.9%,而过去靠人工分单,即使是做得最好的企业,也会有5%的分单错误率。分单错误带来的直接损失是每单快递2元以上,以一个日均1000万包裹量的快递公司为例,每天为错误分单支付的成本超过100万元。
菜鸟网络智慧物流将核心瞄准数据和算法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是正确的。通过一系列算法优化,菜鸟已经帮助2015年国内快递平均时效缩短了半个工作日,相当于每天为中国人民节省减少1.6亿小时,通过菜鸟网络电子面单平台,为整个行业一年节省12亿元,而智能分单产品则为仓库快递员每天分拣时间减少了30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