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与物流管理E推模式上的牵手

时间:2024-03-15 点击:52次
e推模式,即政府政策和区域经济推动物流服务理念提升、物流技术水平提高、物流文化意识增强等。其中,政府政策和区域经济推动力是e推模式的基础推动力,是其他推动力的基础,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能够促进交通运输与物流管理的双向发展。
交通运输与物流管理如何共同将e推模式理念落地呢?
1、政府政策和区域经济推动力。政府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建设上。硬件环境建设主要是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或者给予一定的政策,促进公路、港口、铁路、航空等运输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运输枢纽的建设,形成由“线”和“节点”组成的网络,以充分发挥运输效益和物流效益软件环境建设即政府要着力建立运作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够通过正当经营,形成获利空间并得到发展。区域经济推动力主要是增加区域内的物流需求。目前,我国城市物流中心的基本格局为:东部地带的城市群物流圈已具规模,城市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比内地城市高;西部地带城市物流起步较迟,是由于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物流总体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带和小部地带。
2、物流服务理念。交通运输企业必须首先打破传统的经营思想,切实转变经营观念,按照服务对象的需求,不断进行项目创新,真正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进而发展壮人自己。
3、物流技术水平。物流技术包括仓储、搬运装卸、配送、材料管理、信息等。物流技术由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站场设施、通迅网络设备等硬技术,以及系统工程、价值工程、信息等软技术组成,以最合理、最充分地调配和使用现有物流技术装备,从而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4、物流文化意识。物流文化意识包含物流信用文化和物流人才建设两方面。物流信用文化是物流文化的目标和核心。信用是一种无形的资源,能产生现实生产力,转化成有形的财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没有市场规则或不讲信用,市场交换就无法进行,公平竞争也会不存在。
交通运输业能否尽快由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管理转变,决定的因素是人才。物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要求拥有一批专业人才,要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开发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