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获批国家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时间:2024-03-15 点击:111次
据悉,株洲市获评该试点城市后,将获得30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目前,已经制定了《株洲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背景】
相比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发展相对滞后
市商务和粮食局商贸服务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株洲的电子商务处于快速发展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全国排名84位。2014年,我市部分服饰、陶瓷、硬质合金企业以及炎陵黄桃,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的比例超过30%,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超过320亿元。
“电子商务要发展,离不开物流快递业的配套支持。由于基础设施、网点布局、运输条件、人员素质以及市场规范管理等因素影响,株洲的物流快递业不仅本身的发展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电子商务发展。”上述负责人说。
【目标】
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00亿元
“我们还将建设面向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的第三方信息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两大产业信息资源共享,科学调度配送资源。”市商务和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说。
到2020年,株洲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45%以上,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300亿元,占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的比重超过20%;株洲市快递年吞吐量达2亿票,年均增长40%以上,其中出港业务量达1.2亿票,年均增长45%以上。
【问题1】
“最后一公里”成物流派送难题
电子商务交易需要快递物流企业完成最终派送,然而按照现行道路交通运输管理相关法规,快递企业用于派送快递的改装微型客车、两轮车、电动三轮车等都存在在市区通行困难的问题,影响快递企业的正常运营。此外,快递物流投递车辆经常需要在城区临时停靠,完成投递任务,与相关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相冲突。
●破局 城区有望设立“临时装卸停靠点”
根据《方案》,我市将按照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营业场所设计基本要求》和《邮政业从业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两项标准,鼓励快递企业建设标准化门店,力争2015年底新建或改造快递企业标准化门店100家。同时,规范和推广城市智能快件箱的使用,力争2015年底,城市智能快件箱新增投放700套,城区覆盖率达60%以上。
同时,我市还将鼓励快递企业在末端配送、中转环节购置、租用符合标准的新能源车辆,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具有资质的本土企业设计、生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能满足快件末端投递需求的微型封闭式新能源车辆,计划在2015年投放快递区域盘拔车辆12台、新能源电动微型快递配送车辆200台,为车辆配发快递配送用车专用通行证。
此外,我市还将规范和引导快递车辆有序停靠和装卸,根据城市整体交通布局,划定快递车辆临时装卸停靠点,适当放宽物流快递车辆通行限制,积极改善快递配送的交通管理环境。
【问题2】
快递物流企业“小、多、散”
目前我市还没有集中的快递物流产业园区,快递物流企业多采取租赁经营方式,分布在大丰物流园、栗雨工业园等地。由于生产规模扩大等原因需常换经营场地,快递物流企业不敢大投入,不敢购进现代化的分拣设备,行业发展方式粗放且存在“各自为战”状态,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化经营。
●破局 建立株洲快递统一集散中心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编制《株洲市物流快递发展规划》,在重要交通节点规划建设大型电商物流园区,联合规划、国土、税务、工商等部门对园区内企业量身定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云龙示范区汇接京珠、沪昆、长株高速公路地域优势,建立株洲快递统一集散中心,建设或改造4个物流分拨中心。
同时,支持株洲市电子商务产业园、芦淞服饰物流中心、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物流园等园区建设,完善配套的物流快递服务体系,打造一批拥有自动分拣、自动装卸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先进物流设备,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园区。
3000万元试点专项资金安排金额支持内容1000万元支持建设快递产业园区,对配套硬件设施道路、水电、厂房、通信设置等予以补助。重点扶持ems、顺风、四通一达等品牌企业建设快件分拔中心,在快件处理流水线、仓贮格口建设、自动化装卸设备、监控设备、消防设备等方面予以补助。600万元 支持推广新能源快递配送车辆。对各快递企业购置、租用新能源快递配送车辆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再予以部分资金补助。600万元 支持农村、社区、校园快递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快递营业场所技术规范》对配套硬件设施标准化货架、信息设备、计量设备、监管消防设备等予以补助。支持推广智能快件箱,对智能快件箱的购置、场租、运行费用予以补助。500万元支持本地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提升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200万元支持快递企业标准化门店改造。50万元开展快递业务从业人员免费培训,全面提升快递从业人员业务素质。50万元编制株洲市物流快递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