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纸箱粘合强度测试方法 测试目前存在的方法有这些
时间:2024-03-13
点击:51次
瓦楞纸板的面、里、芯纸和波形瓦楞纸的楞峰粘合程度,在一定单位长度内经施压测试所能承受的最大剥离力。
粘合强度的单位是:n/m楞。
从三个样箱中每一个样箱的箱壁上取四块规格为80±1mm×25±1mm的试样共十二块。
粘合强度测试方法是:将专用的针形附件上、下分别插入试样的楞纸的面纸(或楞纸与芯纸之间),然后将插入针形附件的试样放入压缩强度试验仪中施压,使其做相对作用,直至试样被剥离部分脱开。
对测试结果,求出算术平均值。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出粘合强度。
a=f/s
式中:
a:-粘合强度,n/m楞
f:-试样被全部分离时所需的力;
s:-试样面积。
粘合强度的单位是n/m楞长,而取样规则是取楞长为25mm,宽度为80mm的瓦困纸板,这就要求在计算粘合强度值时进行数据处理。首先把80mm宽度中有多少个楞算准,同时乘以每个楞的长度值25mm,把它变成被测瓦楞纸板试样所具有的楞的总的长度值。
不同的楞型,楞数不同。国家标准规定是:依照国家标准gb6544-6548-1998
目前存在的问题
1.gb6548-86的制定是10年以前的工作,当时瓦楞纸箱的楞型基本为a型,而现在纸箱楞型已向a、b、c甚至e型多元化发展,因此该标准中的粘合强度计算方法和单位已不能适应纸箱检测要求。
2.按gb-6548的规定:f为试样被全部分离所需的分离力,n为试样包含的楞数,而由于测试手段所限,实际测试被剥离开的楞数至多为n-1。这一点对于粘合强度值很高或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影响不大,而对于粘合强度介于合格与不合格边缘的情况则产生了本质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将(2)式修正为p’=f/l.(n-1)更具有科学性。
3.测试时主观臆断,只做一个结合面或楞层的剥离,使测试结果缺乏全面性。
4.虽注意对不同的结合面或楞层剥离,但将各剥离面的测试数据加权平均,导致蕞终结果缺乏科学性,实际上只能对同一剥离面的测试数据加权平均。
5.由于以n/m2或kg/10m2为单位表示粘合强度便于理解,所以长期以来在生产和检测中习惯使用。但如果不注明楞型,则测试数据失去可比性。另外很多人误认为kg/10m2和kg/10m.楞为两等值单位,将以kg/10m2为单位的测试值与kg/10m.楞为单位的标准值比较,客观上降低了合格判定标准。
6.混淆了粘合强度与粘合质量间的概念关系,注重对粘合强度合格与否的判断,而忽略了对剥离开的试样做深入观察,误认为粘合强度愈高,粘合质量愈好,对影响粘合质量的各种因素缺乏全面了解,不利于粘合工艺的改进和粘合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