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运输公司介绍:沥青路面常见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1-06 点击:137次
沥青运输公司介绍:沥青路面常见问题及对策
1、路面平整度差
很多路开车后明显感觉起伏,就是平整度差的问题。各种沥青混合料都有一定的压实系数。铺装后表面是平整的,但如果基层不平整,时间长了会造成沉降,所以铺装自然会不平整。
也可能是因为摊铺温度不一致或偏低。根据相关规范,沥青摊铺温度不应低于110℃ ~ 130℃,碾压完成温度不应低于65℃。但由于运输问题或施工管理问题,摊铺时可能达不到要求的温度,造成表面密实度不一致,路面平整度问题。
也有可能是剩下的底没有清理干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倒在底上,用旧料铺新料。因为新旧材料压实系数不一致,久而久之,肯定会产生局部凹凸。
路面平整度是道路工程的主要功能。如果路面不平,会降低行驶速度,增加行驶颠簸,增加冲击力,损坏车辆零部件,降低舒服性,降低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路面波浪
路面纵向出现波浪,主要是由于路面各结构层的纵横断面标高控制不严格,或相邻两个控制点之间距离过大,两点之间标高偏差较大,导致控制点高于或低于两个控制点之间的路面标高。波浪形路面影响外观质量,路面通行能力不均匀,导致行驶颠簸,降低车速和乘坐舒服性,路面波浪造成积水,这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一大禁忌。
路面波浪的关键是管理好控制点。相邻两个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实际测量时应多次复合,以免产生误差。如果道路基层的控制点管理到位,就不会出现波浪状路面的问题。
3、路面接茬不平
主要原因是铺筑时未按规范对接茬部位进行反复碾压或其他处理。两台摊铺机摊铺厚度虽相同,但在结合处反复碾压或特殊碾压,导致路面使用后出现结合处松散掉渣现象。
针对接茬不均匀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道路的纵横接茬应力求使两层路面厚度一致。如果再次碾压后发现不平或其他问题,应立即手动补充或修整。冷接茬还需刨平,刷边油,烫完接茬后压实。结构的侧石根和接茬部位,特别是砂轮压不到的部位,应由专人找平,用专用设备夯打,同时消除轮迹。
4.路面包裹和搓板
也就是说,在车轮的作用下,沥青混合料表层会移动,有的会形成一团,高度在1-3cm,10cm左右,有的会形成波浪,有的会形成搓板。
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本身含油量过高。或者因为输油路径过长,含油量下沉,局部油量过大。归根结底,沥青混合料中有更多的“游离沥青”,成为混合料中的润滑剂,进而在车轮上形成油包和波浪。还有可能是表层和基层的局部结合不好。温度高时,会因行驶动作而被沿着行驶方向或弯道外侧推挤,造成拥堵。
控制的关键是沥青混合料进场时做外观检查。如有含油量超标,不宜铺筑,待处理后再进行施工。
针对红绿灯、小半径弯道等车辆停车和起步变速的特殊部位,选择热稳定性好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针对性的路面沥青处理。比如中面层,选用粗级配中粒型的粗骨料;面层由连续级配的沥青碎石组成,碎石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