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供应链管理目的:库存与成本!

时间:2023-12-31 点击:131次
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问我,供应链管理到底是管什么的?我如果将来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会不会有出路?
我说,您就不会到网上百度一下?
他们的回答往往是说,百度了,但还是被各种各样的说法给搞糊涂了。
那我就不去从学术的角度解释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了,我只是谈谈我个人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
我个人认为,供应链管理,一个是管所谓的c-成本,cost,另一个就是管所谓的i,库存,inventory,这是供应链管理的两个基本出发点,或者说是,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所在。
所谓c,成本,比较容易理解,如寻源采购(sourcing),他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kpi就是cr(cost reduction,成本降低%)。
尽管有所谓的qcds(quality品质,cost成本,delivery交付,service服务)一说,但实际工作中,c一直是寻源采购的重点。
因为c比较容易出成绩,看得见,摸得着,以老板的智商都可以看得懂,所以大家都喜欢照着c下火,所以就会大量出现“买的便宜,用的贵”的情况。
与寻源采购类似的是物流(logistics),主要也是与成本有关,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清关成本等等。
物流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典型执行部门,同样存在一个qcds的问题,但实际工作中,跟寻源采购一样,c是个重中之重,同样会导致q、d、s不好的情况产生。
与成本有关的还有生产管理,因为从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角度,生产制造也是大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为了控制c,成本,生产制造可能会牺牲i,库存,这也是供应链管理比较难做的原因之一–现实中,c vs i,一直是供应链管理部门与生产运营部门斗争的焦点所在。
所谓的i,库存,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个是指库存本身,如原材料库存,成品、半成品库存,还有在供应商、客户那里的库存。
i的另外一个意思是交付(d,delivery),也就是指库存的转移,如供应商交付产品给你,实际是把供应商的库存转移给你,你交付产品给你的客户,那无非就是把你的库存转移到客户那里。
所以,所谓的库存控制,不仅仅是指控制库存本身的数量、价值多少,它还有个及时交付问题,仔细想想,其实是一码事,在合适的时间,持有合适的数量,交付就不应该是个问题,库存也就可以控制住了。
理想状态说,所谓的5r,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数量,到达合适的地点。
但这都是“理想”,因为随着客户化需求波动、变化的挑战越来越大,这种所谓的“不合适”的矛盾就会越来越突出,库存问题也就会越来越大,库存控制在整个供需链中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重要了。
库存往往是个计划的产物,从全面库存管理角度看scor,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计划的是库存(需要采购、生产多少),按照计划采购进来的是(原材料)库存,按照计划生产出来的是(成品、半成品)库存,按照计划交付出去的是(成品)库存的转移。
但是,实际上,从执行角度,库存其实是时间(t-timing)与数量(q-quantity)的一个错位问题。计划的再好,执行不到位,那库存还是一大堆,所以,i的形成与c又是不可分割的。
天底下没有免费午餐,把成本c扣得太紧,就必然导致库存i的控制不力,尽管i的产生与客户需求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否则,供应链管理就不需要存在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客户问我,说我的“全面库存管理审核”里面为什么还要包括寻源采购及商务的东西,如t&c(terms&conditions合同条款)中跟供应商的呆滞责任、付款条件等等。
因为c跟i有很大的关系,尽管我们说,一个好的计划,包括需求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库存计划等等,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的灵魂所在。
这是库存控制、及时交付的关键,但是,成本影响(服务)执行,而执行的结果,最终形成库存的持有成本。
所以,c里面包括i,i里面包括c,c vs i交织混杂在一起,就是供应链管理要做的事情。
最后简单总结一句,i是个t(timing,时间)+q(quantity,数量)的问题,c是个m(money,钱)的问题,t、q、m形成i、c,最终是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物流(materials flow)、资金流(cash flow),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供应链管理的三流合一。
本文来源于罗戈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